• 在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感受乡村经济脉动

    五口鱼塘要升级实现“一鱼多吃”

  •     

    蹲点点位
    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
    蹲点时间
    4月15日 星期五 小雨
    □付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尹勇
      4月15日,屋外噼里啪啦的雨声,旁边村民服务中心施工的电锯声,都压不住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村委会会议室内激烈的讨论声。驻村工作队正与村干部讨论5口鱼塘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前几天投放的5万尾鲈鱼鱼苗,长势不错,刚又看了一遍才来开会。”村委会副主任赵建华每天要到鱼塘边查看3遍。
      “这些鱼苗是‘金疙瘩’,也是枫香村刚签下1500万元投资项目的‘第一炮’,若养殖成功,投资方还会继续投资鱼苗繁育项目。”赵建华解释,若都能干成,枫香村未来产业将有大发展。

    从各自为政到共享水源
      会议结束,大家都有些惦记鱼苗,于是冒雨往鱼塘走去。小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到鱼塘的最后一段路有些泥泞。
      到鱼塘已接近18时,记者在鱼塘边蹲下来,伸手入塘,感觉水温有些低。“这水是地下水,水质好,水温常年在16℃—21℃之间,最适合养殖鲈鱼。”绵阳市委组织部派驻枫香村的工作队队员王治坤说。
      鱼塘边,新装的监控探头、新增设的污水处理设备、增氧机都在工作。王治坤介绍,要提升效率,加大养殖密度,就少不了这几套机器。
      鱼塘有5口,因为第一次搞鲈鱼养殖,为稳妥起见,先期只升级启用了最大的一口。新老两代鱼塘紧邻,老鱼塘仅有的电器设备是电灯。新老对比,像极了枫香村这几年的变化。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原桥木村、红星村和枫香村合并组建成现在的枫香村。过去,3个村都是省级贫困村,5口鱼塘分属不同的村子,大家各自为政,没法做大养殖规模,只能承包给合作社养殖四大家鱼,利润不高。
      2020年,三村合一,5口鱼塘共享水源的问题解决了,村党委书记张理志摩拳擦掌准备带领全村人搞发展,可是鱼塘的升级却并不尽如人意,“水共享了,但人心不齐。”

    一支温度计打消“外资”顾虑
      2021年6月,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村“两委”增添了助力。通过互相列席会议、每周上读书分享课等方式,驻村干部带来的专业知识、产业理念,与村干部的“本地通”实现了“化学反应”。双方争取项目打通村上的“断头路”,将水泥路修到每家门前,纠纷渐渐化解,人心慢慢聚拢。
      升级鱼塘的想法再次萌发。这次,有了“外来队伍”,村干部的想法更加大胆——附近白水湖的野生鲈鱼每公斤可卖到150元左右,有好的水源,这5口鱼塘能不能升级养鲈鱼?
      升级就要引入“外资”,关键是打消“水温疑虑”。原来,鲈鱼养殖关键要有优质水源和比较稳定的水温。为吸引“外资”,驻村工作队想到一个“笨方法”——收集鱼塘的相关数据。
      驻村工作队专门安排队员郑维每天用温度计测水温。拿着一个多月的温度数据,再加上大家的齐心协作,打消了鲈鱼养殖企业的顾虑。不久,企业与村集体投入160万元,搞起鲈鱼养殖一期项目。“过去养的鱼一亩能产500公斤,现在一亩能产1500公斤,均价更是翻了好几番。”张理志说。
      夜色渐暗,鲈鱼鱼苗的身影开始模糊,而在村干部的眼前,5口鱼塘的发展道路却越来越清晰——将之作为核心区带动发展稻鱼种养产业园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实现“一鱼多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