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 2022 年招才引智活动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摘要)
-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绵阳市启动2022年招才引智活动,面向全国引进6385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项摘要公告如下,详细公告可在绵阳人事考试网(http://www.myrsks.com.cn/)、“科技城人才”微信公众号上查询。
一、引进计划
(一)在绵阳的中央、省属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拟公开引进人才1000名。
(二)绵阳市重点企业拟公开引进人才1674名。
(三)绵阳市教体、卫健系统拟公开引进事业编制人才2456名,其中教体系统人才996名,卫健系统人才1460名。
(四)绵阳市其他单位拟公开引进事业编制人才1255名,其中,公开考核引进593名,公开考试引进662名。
(五)绵阳市公开考调公务员公告将择期发布。
二、引进对象、范围及基本条件
(一)引进对象和范围
1.专业符合岗位要求的应往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部分岗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2.内地普通高等院校2022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22年12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其他报考人员须于报名截止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国(境)外院校毕业生须于2022年12月31日前取得学位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二)报考基本条件
1.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年龄、学历等要求,详见有关公告及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3)具备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尚在党纪、政纪(政务)影响期内的;
(2)按照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3)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按规定到定向工作单位未满服务期限的;
(6)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报考或不得聘用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三、引进程序
(一)报名
1.公告发布具体报名时间及地点将通过各场次考试、考核公告,在绵阳人事考试网、“科技城人才”微信公众号上及时公布。
2.活动场次安排绵阳市将派出赴外招才引智小分队分赴华东、华北、华南、东北等地区,走进北京、上海、吉林、哈尔滨、南京、长沙、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广州等城市开展现场报名和考核面试,具体时间及地点将结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适时安排并发布,详情请留意绵阳人事考试网、“科技城人才”微信公众号。
3.报名方式采取网络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名人员可根据各场次考试、考核公告选择报名方式。
(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将贯穿引才活动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材料或与报考职位要求资格条件不符的,一律取消资格。
(三)考核或考试1.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重点企业人才引进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实施。2.事业编制人才引进对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部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主要采取公开考核招聘,具体见有关公告;公开考试招聘具体见有关公告。
(四)体检、心理测试、政审考察和公示
1.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重点企业人才引进由用人单位按照单位规章制度和有关要求自行组织实施。
2.事业编制人才引进
(1)体检、心理测试:按有关规定执行。
(2)政审考察: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工作表现。
(3)公示聘用:在绵阳人事考试网公示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四、纪律与监督
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违反公开招聘工作纪律或弄虚作假的应聘人员,取消其资格,并对有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五、引进政策及待遇
1.薪酬待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薪酬福利待遇;引进的事业编制人才,按政策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同职级人员同等的薪酬福利待遇。
2.职称评定。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硕士研究生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首次申报评定时可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
3.安居补助。对用人单位全职引进的高校优秀毕业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给予每人最高50万元安居补助。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给予配套支持。
4.住房保障。引进人才在绵阳城区无自住房的,可纳入绵阳市人才公寓优先保障范畴。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高可贷款100万元。
5.其他支持。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本人及家属就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由相关部门予以保障。
六、其他事项
本公告及未尽事宜由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监督电话:
绵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0816-2540372
咨询电话:
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 0816-2535725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0816-2267561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
中共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