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内江
抢抓春耕农时,内江探索如何让“一份地”挣出“两份钱”——
对种地用上“绣花功夫”
-
近日航拍的资中县公民镇盘龙寺村耕地。经过宜机化改造后,地块实现互联互通,大中型农机具能开展作业,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唐广 摄
3月23日,资中县公民镇太平寺村,农机操作人员正遥控植保无人机为小麦喷洒农药。“这段时间是小麦病虫害的多发时节。”当地的种田大户易小杰介绍,一台无人机一天就可以作业250余亩。
这里是内江市首个省县共建“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的核心地块之一。曾是“浙漂”的易小杰,在政策吸引和科技助力下,在这块土地上开启新一轮的创业之旅。
抢抓春耕节点,内江通过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发展新的耕作模式和新品种,拿出下“绣花功夫”的劲头,帮助农民从土地里刨出更大效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1
打好﹃底稿﹄
土地优化整治打通梗阻
在资中县龙江镇百乐村,曾经的荒芜山丘在3月初完成宜机化改造,四川天艺种业将在这里扩种玉米、大豆等作物。“之前这片土地比较贫瘠,现在正在补充肥料,以备接下来的播种。”企业负责人曹翔介绍。
内江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光百乐村就有大大小小26个这样的山丘坡地。农机“下田难”“作业难”,是长期制约内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梗阻问题。
去年8月,省县共建“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在资中县展开。今年,资中县计划在龙江镇、孟塘镇、太平镇、银山镇、公民镇5个镇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涉及耕地8200亩。具体改造方式包括小改大、陡改缓、坡改梯等,将“巴掌田”改为“整片田”,提高机械化使用程度。
“改造后的土地更加平整,修了连接道路后,农机可以直接开到地里。”龙江镇副镇长严黎介绍,百乐村要进行宜机化改造的耕地约有2000亩,目前已完成1000余亩。
除了推动试点地区的宜机化改造,内江还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19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年度建设任务,提升农田排灌、农机作业水平。以内江市市中区为例,总规模达2.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已达76%,项目各标段力争于5月底实现主体工程完工。
下一步,内江还计划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与撂荒耕地复垦相互配套,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提高综合产能。
2
选对﹃针线﹄
品种模式更新提升效益
“这几天降温,照看秧苗要更勤快些。”3月26日,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内江市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洪兵仔细查看秧苗的长势。黑色的育秧盘里,绿油油的秧苗已经冒出头,“估计再过三个星期就能种下去了。”
胡洪兵说,这是一种名叫“大千特色甜香稻2115”的高端稻米品种,计划插秧面积近1000亩。
内江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品种由内江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联合推出,全程在内江选育。相比本地之前的品种,这种稻米的口感更有嚼劲,未来有望填补内江本地高端稻米品种的空白。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内江还积极发展套作间作等方式,计划2022年完成23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新增7.4万亩大豆种植面积。
在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果农黄凤兰最近忙着带领村民管理无花果树林间的大豆,3月初种下的豆种正陆续从树下探出嫩芽。
从前一年11月修剪至第二年5月中旬,是无花果树管理上的空档期。威远县无花果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金平说,春早大豆的生长期与无花果的空档期刚好结合,而且大豆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营养元素,促进无花果的生长,让“一份地挣出两份钱”成为可能。
易小杰不久前参加完大豆种植技术培训后也心动了:“准备试着在小麦收割后开展2000亩至3000亩的青储玉米和大豆套种。”
3
优化﹃针法﹄
农技指导服务下沉到田
3月18日一早,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汪仁全就来到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的小麦试验田查看。发现麦苗的叶片有点蔫,他赶紧在微信群里给出应对举措,包括浇水灌溉、喷施叶面肥等。
在内江市农科院建立的这个微信群里,既有汪仁全等农业专家,也有基层农技员和广大小麦种植业主,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农技指导。
除了技术上的指导,内江还组建了专业化的春耕服务力量。春耕开启以来,在隆昌市胡家镇解放村,一支插秧服务队在村党总支书记钱红的带领下活跃在田间,帮助有需求的村民家庭撒谷种、插竹架、盖薄膜。
作为隆昌的稻渔产业重镇,胡家镇的稻虾面积居隆昌市第一。胡家镇人大主席邓绍利介绍,专业化的“农事外包”,已成为当地保障粮食生产创新之举。去年12月17日,隆昌市胡家镇解放村放兴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农业生产托管等10余项。
钱红说,公司近期已经对接了10余名稻虾业主,一期服务的育秧面积接近70亩,插秧面积达到1000余亩。
今年春耕期间,内江还将积极对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开展培训指导,支持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知识和专业力量的优势,提升春耕的效率和技术服务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