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基站的重生之路——
3 个旧机柜能整合成2个新机柜
-
3月17日上午,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铁塔资产整合中心内,现场负责人曾毅正在清点需要申请报废的材料。“报废需要走一个程序,现在来看,这个程序的速度和我们重新整合的速度相比,慢了些。”
这个资源整合中心于去年5月成立,当下的职能,就是将铁塔公司自己的废旧基站进行回收,并重新整合后再次利用。在这里,1天时间,就能让3个本该报废的旧机柜变为2个新机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文/图
A 探一个现场
一天时间,旧设备整合成新设备
一走进整合中心,记者就看到了在园区两侧堆放得整整齐齐的通信基站一体化机柜。这些一体化机柜是通信基站的“心脏”部位,电源开关、铅蓄电池、信号处理器、动态环境监控等核心设备都在这里面。
中心要做的,就是把本要报废的旧机柜中仍然有用的部分整理出来,重新整合成新机柜。
“这些都是有用零部件被取出之后,完全没用的外壳,将申请报废处理。”曾毅指着两侧的空机柜说。
园区的操作空间分为堆叠区、拆分区、整合区。在整合区,记者看到,所有拆分好的部件,按照电源开关、信号处理器等门类进行归类,每个归类又继续按照拆解、整合、检测的流程,对所有拆解出来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处理。
电源开关回收线上,维修工程师彭海波正在修理电源模块的控制板。“应该是控制电流的元器件短路了,修理好估计需要一天时间。”
虽然时间长,但经济账算得过来,这个模块的市场售价在1000元左右。
不过一般元器件的修理时间不会这么长。“如果本来就没坏,拆解下来用就行,花不了几分钟。”彭海波介绍,从平均时间看,一个机柜的完整整合周期为一天左右。
这个园区里,修理不是重头戏,拆解和拼装才是。这从人员构成也能看出——整个园区目前有员工20余人,其中2成人员为修理工程师,8成人员为拆解安装工程师。
检测,是所有工序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有整合出来的新基站,必须在安全和性能方面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才能入库上线。”曾毅说。
而这支整合团队,也都是相关领域的“老兵”,至少有5年维修拆解经验。
如何在保障质量的情况下扩大队伍,也是曾毅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目前看来,人手刚刚够,但可以预见后面需求量会扩大,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在园区的大门处,就是新修建的培训中心。“设备拆解、整合、维修的所有环节,我们都正在逐步形成标准化课程,自己培养人员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途径。”曾毅说。
B算两笔账
成本少了近8成,排碳少了36.6吨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整合中心?首先算一笔经济账。
曾毅介绍,目前铁塔在全省21个市州都成立了类似的整合中心,去年5月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一共整合出4000多套一体化基站机柜。
如果这些机柜都要采取新采购的方式,将花费1600万元左右。而通过整合中心对旧设备进行整合,只花了350万元。
更重要的是“绿色账”。初步估算,4000套一体化机柜的生产需要消耗钢材20吨,意味着将排放36.6吨二氧化碳,这需要接近40公顷的阔叶林来吸收。而整合的方式,则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消耗。
目前,整合中心的有效回收率在三分之二左右,这意味着每3个旧机柜就能整合成2个新机柜。
这些旧机柜都从哪里来?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在现场无法修理的“坏柜”;一类为撤站或基站场地搬迁拆下来的“拆柜”;一类为服务年限到期,需要更换的“旧柜”。
这些机柜的体量有多大?“从成立到现在,我们一共入库了12000台。”曾毅说。不过,受限于当下整合中心的产能,这和实际机柜的体量并不一致。
按照当下中国铁塔8年的服务年限算,成都市一年淘汰机柜的数量在1.5万台左右,全省的数量能达到7.5万台。
是什么影响了整合中心的产能?曾毅说,一方面是人手问题。“以成都的整合中心为例,我们今年的人员数量需要翻倍才行。”
另一方面,是废旧资产的报废程序。目前整合中心的有效整合率是三分之二,这就意味着余下的三分之一,仍然需要报废。“从我们的角度看,如果这个流程的效率能更高一些就好了。”曾毅指着场地里堆满的废弃空壳说,目前收进来的旧机柜都已整合完毕,但由于报废部分不能处置,只能堆叠在园区之中,这使得园区里没有更多场地来接纳新的机柜。“只能等到报废程序完成,这些废弃物都拉走之后,我们才能让需要整合的机柜进场。希望这个进度不匹配的问题今后能得到缓解。”
C 探索多个方向
渗透更多市场,建立全领域资产整合体系
不只是机柜,长远看,整合中心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市场。
“仅仅通信行业就有这样的市场空间,市政、交通、制造业等领域如果都能够渗透进去,这将带来多大的价值?”目前,曾毅正在与一些区县政府商谈,探讨哪些领域的旧资产可以率先整合起来。
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个方向是梯次电池的使用。
“逻辑很简单,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不能用了,就继续给基站用,基站不能用了再给电瓶车等需求较低的领域用。”有研究进行过测算,如果对二手电池的充放电深度进行控制,就能大幅延长其使用寿命,比如二手动力电池作为光伏储能的使用寿命会长达16年。而只需二手电池成本低于新电池80%,其收益就将高于新电池。
“但标准如何制定?性能和安全该怎么保障?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曾毅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涂建华就建议,出台政策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建立综合利用体系。同时,在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试点,探索回收主体责任分工。“伴随相关原材料稀缺性进一步加剧,废旧电池综合利用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整合中心也正在对相关标准进行探索。
比如新整合而成的机柜,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流程才能上线,其中的元器件都有三到五年的质保期。“基站机柜领域,我们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如果能渗透到其他领域中去,我们也希望能给新领域标准的制定带来一些推动。”曾毅说,目前,整合中心还专门成立了一套线上采购系统,所有整合而成的机柜都将“上架”,需求方只需要在线上点击操作就能使用这些机柜。“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领域的整合再利用产品也上架这里,一个全领域的资产整合体系将会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