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点击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傅勇林:发展现代制造业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
“高质量发展”是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傅勇林将目光聚焦在四川农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上。
“我一直非常关注四川的经济结构调整,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傅勇林说,提到高质量发展,有一组词时常被提到:调结构、转方式、增动能、上水平。他认为,“调结构”是4个方面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结构怎么调?“对四川农村来说,要进一步在产业上下功夫。”傅勇林说,“以往提到农村搞产业,首先想到的就是搞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这样的操作容易出现同类竞争,同质化发展肯定不算高质量发展。”傅勇林建议,四川的传统农村地区可以多向浙江等沿海地区学习,发展现代制造业。
傅勇林举了一个自己在考察调研中看到的例子。在浙江,不少村落都在制作巧克力、打火机、羽毛球拍等产品。其中一些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是很可观的,比如孙权故里龙门古镇生产的羽毛球拍,占据国内市场的七成以上,这就很厉害了。“产业结构不单一,多条腿走路,我们四川的农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傅勇林说,这些村子的发展带来的启示就是,发展的时候要把视野打开。他建议,四川的农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要思考怎么去搞好现代农业,又要结合实际思考摸索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路子。
“毕竟有了产品才可能去影响市场。”傅勇林认为,如果把制造业比作脊梁,那服务业就是血液。谁也不能缺少,而且比例要协调。一般来讲制造业占40%左右,服务业占60%左右,就比较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