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他言
有人说“元宇宙”跟现有的虚拟现实、全真互联网等技术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能够进行身份唯一认证、搞分布式记账、建立交易体系等,能把虚拟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但如果从本质上来看,“元宇宙”跟虚拟现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粗略地认为它们就是一个东西。
“元宇宙”的数字世界移民,是什么人呢?可能有两种人很愿意去。一是穷人,“元宇宙”是穷人的超级网吧,一个体验大厅,一个头盔,一根鼻饲管,可能一天十块钱,就是一天的幸福生活,而且“元宇宙”里时间是可以加速的,一天可以过好几辈子的幸福生活。二是老人,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个年轻的身份和面目,而且自己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如果又有钱的话,就是再活一回,返回青春,游刃有余。
不过,要造出能够对标《黑客帝国》《头号玩家》里那样的世界,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很多准备,要解决芯片问题,要解决算力和电力的问题。网民进入“元宇宙”还不能仅仅是看,有多感官的模拟问题,不是戴个头盔手套就能搞定的,甚至需要神经科学的大突破。所以目前做“元宇宙”的,许多是炒作,尤其是那些通过“元宇宙”一掷千金买地的,基本上是在炒作。
科幻有一个特点,凡是它预言的大都会出现,但是出现的都比预言的时间晚,比如太阳系航行自由、超级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物联网、3D打印、自动驾驶,都没有在预期时间出现或达到预期效果。“元宇宙”也会是这样。总的来讲,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人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现实世界,解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口增长、贫富差距等问题。有人说在“元宇宙”里,可以加速科技进步,比如很多模拟的东西都拿到里面去过一遍,得到数据,再返回现实。但也要看到“元宇宙”跟现实世界是不匹配的,那里的人类行为是不同的,得到的东西无法完全对应现实。
话说回来,如果打造一些低级的“元宇宙”版本,也是能吸引不少人的。看看地铁里面人人低头沉浸在手机中的样子,相信只要体验过优质虚拟现实头盔眼镜的人,都会被那个人工构造出来的第二世界的神奇打动。许多人会像沉迷网游一样,沉迷在“元宇宙”中。“元宇宙”中可能有很多场景比现实世界精彩,让人体验非凡而丰富的人生。毕竟航天和太空探索也很艰难,如果不改变驱动力的方式,普通人大规模上天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亿万人进入虚拟世界可能更容易一些,在那里就可以通过渲染技术拥有接近真实的火星体验。
当然,“元宇宙”目前仍然取代不了现实世界。宇宙进化了137亿年,地球进化了46亿年,它们的复杂精彩、深奥莫测、变化万千,又哪里是人类目前那点想象力能比拟的呢?“元宇宙”也很难模拟和还原宇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物质世界。要探索和了解宇宙奥秘,还需要在现实中付出艰苦努力。我们需要在现实中才能建立高能粒子对撞机和核聚变装置。另一方面,“元宇宙”不一定导致内卷,它要导致人类毁灭更是不可能。实际上虚拟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
我觉得“元宇宙”很可能带动现实世界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进步。因为如果真的有了“元宇宙”,人们想要到那里生活,在意识上传还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那么就首先需要肉身在现实世界里长存。你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至少是健康的大脑,才能往里面装脑机接口,这样才能去体验“元宇宙”的精彩。
但生命和文明都有终结的一天,就连我们的这个宇宙也会走向热寂。因此企望在“元宇宙”里永生,可能最终会被证明是一个妄想。可以想象,“元宇宙”在诞生时,终结它的东西,就已经在酝酿中了。
(半月谈评论员、科幻作家韩松)(见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