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
-
“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要求。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是基础性、战略性问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只有实现好各类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才能在当前世纪疫情不断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时期保证实现自立自强,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陈江生
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势在必行
●初级产品依靠国内保证基本供给的能力存在不足,当前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而我国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大,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需要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
虽然制成品很重要,高附加值的复杂制成品非常重要,但农产品、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是整个经济运行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事关生存,无事的时候显不出来,有事的时候其重要性压倒一切。因此,在外部斗争风云激荡、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之际,未雨绸缪,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初级产品依靠国内保证基本供给的能力存在不足。农产品供应方面,虽然我国国内粮食能基本自给自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国际规定的400公斤安全标准线。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供给失衡,比如大豆进口依赖度逼近90%,棕榈油近5年平均进口依赖度高达99.97%,一些优质蔬菜种子的进口依赖度较高。能源供应方面,我国一些关键性能源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增长至73%,远高于国际进口依赖度50%的安全警戒线;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达到43%,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矿产资源方面,作为工业企业重要生产原料的铜和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达80%以上,矿产资源供应风险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其次,当前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我国从外部获取初级产品的难度正在不断提升。一方面,逆全球化趋势蔓延,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不断发展,带来全球运输消费网络稳定性变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导致国际生产链的裂痕越来越多,其中,初级产品生产运输消费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另一方面,资源紧缺程度加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性蔓延,给诸多资源生产国造成了人员短缺、生产停工等问题,带来了资源供应缺口增大。比如作为铜和锂主要供应国的智利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生产遭到重创,导致这两种资源的全球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94万吨,全球需求量为2533万吨,全球铜市场供应短缺139万吨,较2019年的38.3万吨缺口扩大了100万吨。另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和平发展打压力度加大,美国近年进一步强化对我国的遏制,在世界范围内用各种手段影响我国从外部获取初级产品。
再次,我国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大。一则,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措施得力,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各类企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新能源、芯片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锂等关键性矿产资源的需求呈增加态势。二则,中国拥有14亿多的超大人口量,内部需求庞大,消费升级动力强劲、潜力巨大。如果不能通过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为生产和消费提供保障,将在不远的未来面临巨大的供需缺口,经济发展将变得不可持续。
还有,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应对各种突发的经济冲击,也需要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我国的关键生产资源如果一直高度依赖外部供给,生产能力受制于人,一旦当前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的经济危机,或者其他什么危机,来自外部的初级产品出现全部或局部断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必须提升自身的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立资源储备机制,拓宽能源供应渠道。
稳字当头做好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工作
●相信通过我国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全球资源的合理运用,全面节约战略的实施,经济循环将进一步顺畅,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水平的提升必然水到渠成
在新发展阶段,做好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工作也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发展,多措并举。
要努力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人力支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为初级产品供给赋能。首先是农产品供应领域。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保持并且继续提高产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底线,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走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其次是能源资源领域,应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开采技术,推动开采技术更新和迭代,从源头上提高国内稳定供给的能力和效率;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供给能力,同时建立初级产品储备和应急保障机制,推动多层次储备体系建设;利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手段,提高我国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进一步发挥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步降低对油气的依赖,调整工业产业的能源使用结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避免出现“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等误区,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要在立足本国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并不是说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反而是要通过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实现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提升全球经济治理的发言权。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全球供应链仍处于恢复和重塑阶段,我国应努力突破原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背景和经济旧秩序的影响,持续提高在各种经济组织中的发言权,提升国际价格谈判主动权;掌控更多国际初级产品的生产能力,掌握更多国际初级产品的运输能力。同时,也需要我们设法实现供给渠道的多元化。不仅要继续维护好原有的供应渠道,还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初级产品资源优势,建立基于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初级产品供给网。2022年1月,RCEP正式生效就有着促进初级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的作用。
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不仅“开源”,而且“节流”,通过生产和消费环节对资源的集约利用,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在生产领域,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种植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行集约化农业生产;同时在物流运输环节配备冷库等保鲜设备,减少农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高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同时构建资源利用循环系统,实行工业垃圾再回收,建立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在使用中的折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快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改革,强化源头管控,完善矿产工业指标,杜绝私挖滥采现象。在消费领域,要坚持“光盘行动”,珍惜粮食,反对粮食浪费。不断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设法提高可再生矿产资源的使用比例,通过消费端的节约带动生产端和运输端的集约化。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工作绝不仅仅是对当下形势的应急反应,而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产生的消费升级趋势使然,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能源资源供应的新需求使然,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发展要求使然。实现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也就意味着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目标的实现,这是“六稳”“六保”的基本工作要求。相信通过我国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全球资源的合理运用,全面节约战略的实施,经济循环将进一步顺畅,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水平的提升必然水到渠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