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狙击手》:冰天雪地中的闪闪红心

  •     

    □唐浩源
      《狙击手》旨在致敬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该片主要取材于“志愿军神枪手”张桃芳真实事件与“冷枪冷炮运动”,凭借其精彩的冰天雪地战斗场面、反转剧情安排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在中国战争电影中独辟蹊径。

    “冷枪冷炮运动”的英雄传奇

      电影灵感来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截至战争结束,“冷枪冷炮运动”共毙伤敌军5.2万人,其效果不亚于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会战。
      导演张艺谋、张末选择了这段伟大历史,把多个我军传奇狙击手故事杂糅其中,放在故事主角五班身上,正如电影里面所说:“不起眼的战役,发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牺牲了一个班的无名的战士。”这样的拍摄看似并不复杂,既没有宏大场面的人海战术,也没有太多超出真实情况的特效渲染。甚至,故事长时间都只发生在那片“无名山坡”上,敌我阵营也不足百人,可故事讲得扣人心弦,足见导演的大师风范。

    剧情反转精彩,显现战争缩影

      《狙击手》的剧情发展,是随着我军与“联合国军”交手开始的。电影采取双线叙事手法,明线主要是五班遭美军包围狙击后,义无反顾解救侦察员,直到班长牺牲,大永忍痛歼灭敌方狙击手。而暗线则以朝鲜小孩与侦察员亮亮的数次接触发展,当亮亮身体遭受重创,并面对寒冷天气影响,却咬牙坚持巧妙用糖果在小孩身上传递情报完成任务。这样的剧情安排,节奏紧凑,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此外,对双方装备,导演也特意比较,显现出抗美援朝真实战争状况。五班战士装备相对落后,全班仅一架望远镜,每人只能怀揣锅勺当反射镜,手持步枪射程只有600米且无瞄准镜。而“联合国军”装备精良,测距仪、瞄准镜、各种弹药一应俱全,发个我军坐标给后方,榴弹炮就立马轰击。在这样的安排下,五班战士就如班长所说只要有我们就不算有差距,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血性,最终成为站在山坡上的胜者。

    角色饱满立体,致敬伟大英雄

      在电影拍摄中,导演张艺谋就对选角有自己的认识:“要拍一个写实性的战争,要求战士都是生面孔,产生记录性的真实感。”对此,五班战士就在剧情中大多时候会说着四川话,因为当时志愿军战士多为川籍士兵。这样的拍摄做到了导演要求的记录真实,更使人物有血有肉生动立体。同时,当剧情发展到如班长刘文武意识到任务的艰巨性,用四川话喊出“没法带你们回家”后慷慨赴死,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五班战士的英雄气节和无畏精神。
      电影《狙击手》,以20多岁的年轻演员为主体,生动刻画抗美援朝的战争一角,就如同电影结尾全连赶来支援,面对五班战士仅活大永一人的情况,全体战士纷纷为烈士答“到”。此时此刻的五班,不仅是全连英勇战斗的代表,更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显现,观众看到了,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无悔青春,换来了祖国的和平盛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