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知识固定为“产权” 绵阳这样“轰油门”

  •     

      2月10日上午,在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绵阳分中心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宋明雄正在对收到的专利申请进行预审。作为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市州的三个分中心之一,宋明雄和同事们承担着专利申请的“提速”工作——经过分中心的预审,可以大幅缩短专利申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时间,发明专利申请审查往往可以在3-6个月内完成,而原来需约22个月。
      与提速对应的,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提升。“我们的‘提速’工作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为那些高价值知识产权提供更好的服务。”绵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兴刚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需求迫切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定增长

      从数据看,绵阳创新主体的活跃度正逐年提升。2021年,绵阳市专利授权9654件,相比2020年增长26.43%。即便是自2018年起专利申请的相关补贴政策已取消,在绵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这两个数据仍保持稳定增长。陈兴刚说,这两个数据增长,表明绵阳的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信心,也说明其知识产权的“水分”较小。
        对知识产权主体的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估算,绵阳每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中,其专利权人65%左右为企业,25%左右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余主要为个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绵阳科技创新氛围优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对于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发明专利的申请需求越发迫切。
      截至2021年底,绵阳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818件,同比增长23.6%,高于全省的19.56%。
      对企业来说,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保护和利用也非常重要。据介绍,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于2021年通过专利快速预审通道提交6件专利申请,均为卫星通信领域核心专利。这6件专利产品,影响着该公司的数千万元市场空间和其新产品核心竞争力。

    服务“提速”
    助力创新主体放心施展拳脚

      为了推动专利相关服务提速,2021年11月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绵阳分中心正式启用。
      该分中心于2020年12月获批,在正式启用前,还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近4个月的封闭学习和岗前培训。这是因为专利审查工作的知识门槛较高,一般需要硕士以上学历,而且培训培养周期较长。“对专利申请的判断,大数据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陈兴刚说。
      分中心的建成也立竿见影。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全省专利申请预审都会汇聚到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而绵阳分中心的成立,可以对绵阳范围内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进行预审,对当地的专利申请周期提速超过80%。
      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为例,该单位“一种大型真空插板阀的缓冲减振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的提速,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到获得授权,仅用时23天,实现对创新主体研发成果的更快保护。
      据估算,未来绵阳每年受理的专利申请预审数量至少1000件,为满足其需求,绵阳一方面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创建中国(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扩展专利申请预审产业领域,形成以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为核心职能,专利导航与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体系;同时也在协调充实力量,进一步改进方法,为创新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名词解释
    高价值发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以下5种情况的有效发明专利定位为高价值发明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旨在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引导创新主体注重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