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主题高速串起火红生活

  •     

    (上接01版)并且巴中光雾山红叶远近闻名。”
      这一路,是一趟红色之旅。

    红色传承:每年春节前祭先烈

      出了王坪收费站,拐入村道,一条蜿蜒的硬化路沿山势而上,五六分钟就到了王坪村村委会。2012年,王坪村147户村民搬进现在的聚居点,一楼一底的住房格外敞亮。
      刚一下车,就看见师傅在更换道路灯。“用了10年,老化了,换上LED灯。”说话间,王坪村党委书记殷雄将记者带进办公室。屋里有些冷,电火盆没有开,村干部在一起开会商量春节前祭先烈的事。
      殷雄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村民都会去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祭拜,“给烈士讲讲村里的变化,高速公路到村口是今年最大的‘捷报’。”
      “祭先烈的不光是王坪村人,远点乡镇的村民也会来。原来一趟几个小时,现在高速公路通车了,村民往来更方便。”通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波感慨,真挚的情感一直在强化、延续、传承。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王建刚就住在聚居点。接上他,继续沿村道前行,汽车大约开了3分钟,右边一处开阔的平台上,升级改造的川陕苏区纪念馆已基本建成。馆舍形似桥梁,外墙呈灰白色。
      “高速公路通了,我们预测来陵园和纪念馆的游客会增长30%至50%。”川陕苏区纪念馆馆长薛元勋说,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体验,纪念馆已提前储备了一批讲解员,在配套设施上不断提升。
      纪念馆旁边就是烈士陵园。望着来往的车辆,拄着拐杖的王建刚很是感慨,“高速通了,来的人更多,我更要把陵园守好,把这里的故事讲好。”作为陵园的一名义务讲解员,王建刚自去年3月以来,已在陵园讲了近300场“微党课”。

    未来期许:“山货”出山开拓广阔市场

      王坪村是镇广高速王通段的起点,沿线经过沙溪镇、瓦室镇、毛浴镇、诺江镇、春在镇、广纳镇。其中,春在镇被称为通江交通的“眼”,这里能最快通达镇广高速、巴万高速这两条高速公路。
      镇旁秦家岭上,川陕渝智慧物流园空中传来一阵阵无人机“呜呜呜”的声音。记者见到拍摄全景的施工工人王勇,他说:“投资方急着看进度,早点拍完好传过去。”
      物流园规划占地450亩,目前还在平整土地。“如果说春在镇是‘交通的眼’,那物流园就是‘点睛的笔’。”王波说,“交通的眼”加“点睛的笔”将拉进通江特色农产品与全国市场的空间距离。
      物流园山那边的诺江镇秋锦山村,连片的几道梁上都种上了蓝莓。“累计3000亩左右。”秋锦山村党总支书记屈昭顺说,全村150余人在蓝莓园务工,有的一年能挣1万多元。高速通车后,这里的蓝莓除了鲜果销售外,还会做成蓝莓果干、果酒、果汁等产品出售。
      广纳镇是巴山牧业发展青峪猪产业的总部所在地。青峪猪是巴山土猪的一块金字招牌,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脱贫增收。
      “全县青峪猪养殖农户1.3万户,去年养殖出栏青峪猪11.8万头,产值5.3亿元。”在通江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纪新春看来,高速公路通了,青峪猪的销路将更广。
      距离广纳镇60公里外,一座目前巴中市规模最大的青峪猪标准化扩繁场正加紧建设。“今年即将投产,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全县实现青峪猪年出栏量20万—25万头。”
      高速公路拉近的是时空,更是历史、情感和市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