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检察:用检察建议为城市美好生活赋能



  •     

      涉黑团伙暴力垄断了个别地区液化气销售市场,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常态化联动监管机制,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小区二次供水、现制现售供水存在未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等问题,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及时堵住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漏洞,确保千家万户饮用水安全。
      城区部分窨井盖缺损,存在安全隐患,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制发10余件检察建议,督促整改问题窨井上万座,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
      这是近年来成都检察机关(以下简称“成都检察”)发挥监督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些“片段”。
      城市的美好,离不开天朗气清、安全舒心、繁荣有序……近年来,成都检察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和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构建起多维监督格局,用一份份《检察建议书》为成都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赋能。
      据统计,近年来,成都检察制发检察建议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在参与社会治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作用凸显。
      □查洪南 杨陈
      (图片由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提供)

    聚焦中心服务大局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乡镇涉农资金关系着千千万万农户的切身利益。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管理漏洞,简阳市人民检察院向该市民政局、市残联及案发乡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清理活动,追缴虚报冒领涉农资金35万元,相关单位还根据检察建议建立了涉农资金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简阳全域范围内涉农资金的动态实时静默化监管——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也是成都检察通过检察建议工作助力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缩影。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近年来,成都检察建议工作紧紧“嵌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中心工作确定任务,围绕决策实施制定举措,根据战略成果检验成效——做到了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检察建议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检察立足办案,深挖个案背后的共性问题,聚焦企业合规、乡村振兴等领域,通过检察建议促进消除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违法犯罪隐患及监管漏洞,助推成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
      守护市民高品质生活。成都检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检察建议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聚焦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完善治理。
      在办理涉恶案件中,崇州市人民检察院就案发地频发高发扰乱公共秩序犯罪的问题,向当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指导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辖区内社会治安总体形势明显好转。该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
      助推城市高效能治理。成都检察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针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情况,制发检察建议,促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就网络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下线处理无资质及资质不全的入网商户2000余家。被建议单位出台办法,加强日常监管,让群众消费网购食品更加安心。


    由“粗放”到“精细”
    提升检察建议工作自身质量
      近年来,为适应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建议的新功能和新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多部司法解释,全面规范检察建议工作。成都检察对标司法解释和上级要求,积极探索检察建议工作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下大力气提升建议书阐述问题的精准性、释法说理的透彻性、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制发建议的规范性,推动全市检察建议工作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三年间,有10件检察建议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或省人民检察院“优秀检察建议”。
      为让检察建议工作更规范,成都检察变传统的“办事模式”为“办案模式”,对检察建议工作实行案件化办理,每一份检察建议书都严格执行“线索发现、决定立案、调查取证、提出意见、制作送达、跟进监督、立卷归档”等办案流程,并统一编号、统一签发、全程留痕、全程监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检察建议所揭示问题的准确性、提出建议的可行性等,都建立在详实充分的调查研究之上。为此,成都检察充分用好调查核实权,让检察建议更具“说服力”。
      技术赋能,提高检察建议质量。成都检察通过快速检测实验室、远程调查指挥系统和无人机等,提高检察建议的调查核实技术支撑力量,已建立20个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配备多台无人机,为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打下基础。
      深入一线,让每一份检察建议书都以事实为依据。蒲江县人民检察院在监督中发现,部分违法行为人未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开展树木补种,遂组织对全县所有乡镇的林木补种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共抽查补种地点60余处,发现40余处存在未补种树木、故意破坏补种树木或套种不规范等情形。最终,蒲江县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建议书中精准指出了林业执法部门存在“执法不够严格”“验收机制不够健全”“履职不够充分”等问题。
      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要搞好检察建议工作,基础在工作能力,难点也在工作能力。近年来,为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检察建议质效,成都检察多次举办检察建议工作专题培训。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德阳、眉山、资阳检察机关共同开展培训工作,共同补短板。邛崃市、金堂县等基层检察院通过业务培训、专家授课、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AB岗锻炼等方式,拓宽检察官的知识层面,提升业务能力。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还建立了定期综合分析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每季度开展检察建议工作数据分析评估,及时了解掌握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推进意见;分主题分内容分时段印发通报文件,及时剖析全市检察建议工作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倒逼提升检察建议工作质量。

    社会化协同化工作格局
    提升检察建议“刚性”与影响力
      检察建议工作是一项涉及部门多、牵涉范围广的综合性工作,仅凭检察机关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法律预期效果。近年来,成都市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的社会化协同化工作格局,让检察建议的“刚性”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坚持党对检察建议工作的领导。近年来,成都市委出台多份文件,明确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司法审判机关,以及市总工会等37个单位在协同推进公益诉讼、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益保护方面的职能职责,为检察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争取人大对检察建议工作的监督和支持。近年来,成都检察通过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检察建议工作情况60余次,主动接受监督,提升检察建议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以公开促进检察建议“刚性”的提升。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成都市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公开工作细则(试行)》,规定检察建议的公开范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等。目前,全市标准化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室实现全覆盖,共采用公开宣告方式送达检察建议200余件,提高了检察建议的权威性。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成都检察正大力推进“1+N”检察建议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将在金牛区人民检察院建设检察建议创新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区,在青白江区人民检察院等基层院打造数个可看、可触、可感的检察建议创新示范点位,全面展示和推广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巩固和扩大检察建议助推社会治理的成果。
      检察建议不是“一发了之”,其作用的发挥还需各方配合。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成都检察坚持监督制约和支持配合相统一,对被建议单位在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支持、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检察建议落实。就白马河段垃圾长期堆放问题,崇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的同时,在小罗村设立“微检治”联络站,与行政机关一道,推动了北溪湿地公园景观打造。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间,成都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回复率从88.35%提高到97.52%,采纳率从95.34%提高到98.96%,被建议单位认同感和公众知晓度同步提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