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绿色发展正当时
-
(上接01版)名山区以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为载体,打造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带;天全县用二郎山冰雪融水养殖鲟鱼,鱼子酱产量居西南第一、全国第二,远销欧美;雅安市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绿水青山,成为“雅”字号产品走向全国的出发点和吸引游客到雅安的落脚点。随着“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喊响全国,雅安旅游产业恢复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42.08亿元。
以绿色驱动转型发展,雅安全域而动。
“这里出产的是‘绿色钢铁’。”在全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布局下,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投入5亿元完成技改,2021年12月被评为全国24家绿色钢铁厂之一。在公司董事长翁瑞清看来,“绿色钢材”体现在:先进工艺流程、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公司主营再生资源回收废钢铁进行重新冶炼;能源绿色,全部使用水电;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流程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管理,“一键炼钢”每吨可节约能耗25%。
转型,让钢铁变“绿色”,让石头也变成“绿纤维”。
在四川尔润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玄武岩原料投入炉中,经过1600℃高温熔化后,高速拉制成800根比头发细的“丝线”,经过合拢,形成绿色新型材料——玄武岩纤维。
天全县玄武岩矿石储量丰富。“之前,这些石料主要用于铺路。现在,这些石料变成金疙瘩。”公司总工程师郑大涛很自豪。
以绿色作为产业发展的标准,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传统产业涅槃重生。正在打造的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两百亿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产业集群,让雅安的绿色发展成色更足。
进阶之略:绿色赋能“川藏铁路第一城”
“这里有近200家用户,是省内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园区。”2021年12月,负责运营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帅很忙,前来寻求落户的企业络绎不绝。
2019年6月从零起步,两年间,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建成4栋“五星级”数据机房,面积超15万平方米,机架规模达1.4万个,成为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中国移动云全国八大节点之一,是国家六部委联合评定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为何是雅安?“这既是省委的战略部署,也是雅安的厚积薄发。”雅安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进入新发展阶段,省委明确提出支持雅安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依靠充沛的水电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雅安大数据产业“无中生有”并聚集成群——130个大数据项目相继签订,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先后入驻,总投资达450多亿元。
依托数据存储和算力服务,一业带百业,数字文创、人工智能、特色大数据应用示范在这里风生水起。围绕数据“聚集、融通、应用”三大关键,雅安正推动由单一存储向多场景应用、多元化发展转变,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导示范区。
绿色赋能,给雅安更多新兴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有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年产量达2万吨。2020年底,与特斯拉签订长达5年的供货合同。公司副总经理董兴旺透露,除产品品质外,特斯拉还看重工厂的碳排放情况,其中就包括是否使用清洁能源。
在同一园区,中甫新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能量密度钒电池电解液正应用于大型储能市场。“一个储能装置就能支撑一座几十层的写字楼用电调峰需求。”公司总经理敖树刚说,碳中和、碳达峰离不开大型储能,这条赛道是新的万亿级蓝海。
绿色,正赋予这座城市更大的发展。
随着川藏铁路全面建设,补齐全省西向拓展短板,2021年11月,背靠天全站投资30亿元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启动运营,开启雅安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的使命;2021年9月,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的雅州新区横空出世,以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为依托,建设以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雅云·数字科技城……
从千年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到“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雅安正用一座城市的实践,回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