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同舟共济,共盼春暖花开
-
康焰团队西安抗疫日记①
编者按
2021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受国家卫健委指派,派出4名专家赴陕西西安参加抗疫工作,其中包括“重症八仙”之一的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吴骎、护士曹淼、呼吸治疗师董美玲。华西医院重症团队多次参加国内多地一线抗疫工作,对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救治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此次西安疫情来势凶猛,华西医院专家在西安会做些什么?即日起,本报开辟“康焰团队西安抗疫日记”专栏,充分展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故事。
2022年1月1日 晴
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示奔赴西安参与抗疫工作。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2020年以来第9次抗疫出征。
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身处疫情之中的我们,同舟共济,共盼春暖花开。
昨天下午5点多,我们抵达西安北站。到住宿地点简单休整后,我们同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以及前期到达西安的专家组一起开了一个简单的碰头会,明确了我们这次的任务。目前,西安确诊的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均在定点收治医院接受治疗,长安区医院是其中之一。
为完成本次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定点收治医院的救治任务,长安区医院进行了腾空以及感控优化升级,共设置10余个普通病区加一个ICU病区,共计700余张床位收治患者。为保证患者的救治质量,国家、省、市卫健委从各地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建医疗队,整建制负责各病区的病人救治工作。我们华西团队成员的任务是在康院长的带领下,作为国家组专家,负责对长安区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正如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那样,这次西安的疫情虽然患者人数比较多,但是总体上来看,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目前,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或者合并有一些复杂的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这些病人新冠肺炎的症状不一定特别严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反而更重一些。从2021年12月29日开始,已陆陆续续有治愈出院的患者转到康复医院进行下一步的健康监测和康复治疗。毫无疑问,这些信息为我们顺利完成这次抗疫救治任务增添了信心。
今天早上8点多,我们来到长安区医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近两年实践过程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案。我们的工作从早上专家联合大交班开始。按照顺序,长安区医院的医疗院长、后勤院长、医疗救治组组长、护理组组长、感控组组长、各病区主任会对过去24小时医院内的情况进行详细地介绍交接。针对重点病人和重症病人,会由国家组专家主导,进行由重症医学、放射学、传染病学等多学科的联合讨论,制定诊疗计划。同时,国家组专家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会在联合大交班时提出。交班结束后,国家组专家就会进入病房,确定重点病人更为细致的诊疗方案,同时对普通病房收治的轻症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和评估,帮助各医疗队解决临床治疗问题。
联合大交班一结束,我们就更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查看患者。第一天进病房,需要查看所有患者,花费时间较多,到中午饭点的时候我们才查看了一半,正好碰到医疗队给在院病人发放午饭。盒饭是三菜一汤,虽然戴着N95口罩,饭菜的香味也止不住地往鼻子里蹿。
在病房中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待了6个多小时,我们完成了第一天的查房。而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回住宿地点准备晚上的国家组专家碰头会,以及针对各医疗队的救治防控专题培训。今天,虽然室外气温很低,但是阳光灿烂,明媚地照在大地上,更是照进了人们心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吴骎 口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