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发布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让更多创新产品从“被看见”到“被应用”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路面井盖有破损,能第一时间感知并通知主管部门的AI摄像头;遇到木地板、地毯、瓷砖等不同情形,可以自动切换模式的清扫机器人……
      3月10日,“科创天府·场景赋能”四川天府新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2025年首期发布会举行,首批发布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慧交通五大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的活动在成都市新设机构——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举行。“该机构成立的目的,在于以场景创新工作破题,助力更多创新产品从‘被看见’到‘被应用’。”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应用场景围绕地标性区域布局
      当天发布的20个场景主要围绕兴隆湖、成都科创生态岛、西博城等区域布局。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成果处处长聂东说,这些区域是四川天府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性区域,能给企业带来更佳的展示效果。
      但要拿下这些地标性区域的应用场景,必须有“硬功夫”。“我们希望无人车能更‘聪明’。”应用场景“封闭区域内无人车接驳服务”实施单位、四川天府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徐洋怡介绍,此前公司曾在西博城投入过无人接驳车,但因载客量较小、车速较慢,以及对人流感应不够敏捷等原因,使用频率不高。
      高要求之下,参会企业和机构依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波“盯”上了应用场景“数字人咨询应用”。“我们已经有相应的产品问世,接下来将积极和有关单位对接。”周波介绍,公司本月底将发布新一代数字人产品,“在此前基础上增加情感交互能力,可及时调整回答方式。”
      清单中的“兴隆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场景,引起了四川天府新区厦大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周军的关注,“我们在海洋监测技术上拥有优势。”周军表示,将把收集到的技术需求及时传回厦门大学有关科研团队,以便进行技术研究。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支点
      场景创新已成为不少城市推动新技术应用推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
      在周波看来,政府搭建应用场景,对于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帮助企业扩展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企业期待自己的创新产品能通过更多、更大平台的展示应用,被市场看见和接受。”
      成都正以积极行动回应企业期待。近日,为进一步做好场景创新工作,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统筹推动建立市区两级场景创新工作机制,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加挂“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牌子,同时设立“场景创新部”,组建专业力量进行实体化办公,并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组建场景工作小组,形成涵盖全市重点产业链、市级行业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区(市、县)的场景创新工作力量,着力把场景创新工作打造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点。
      发布活动结束后,一个好消息在会场传递:近期还将有成都市国资委等部门分行业、分区域发布全市首批场景需求。“我们会持续关注这些应用场景发布活动,找到更多结合点。”周军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