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以旧换新后 旧的去哪儿了?


  •   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冰箱拆解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文/图

    旧冰箱的回收拆解之路
    市民家中
    上门回收
    电器销售门店仓库
    录入信息
    并向商务部门申请补贴
    运往具有拆解废弃电器资质的企业仓储中心
    称重、分类再赋码
    废旧冰箱资源化处理线
    拦截危险废物
    拆解压缩机、线路板、温控器等组件
    进入撕碎机、破碎机,进行破碎
    拆解成20种可再生利用材料
    销往下一级深加工企业
    开启“重生”之旅

    目前全省只有
    20%的废旧家电通过正规回收渠道进行环保拆解再利用
    全省4万余户再生资源回收主体,散、小、弱特征明显
    全省争取年内建成回收点、中转站
    1500个,分拣中心50

      9月13日,家住内江隆昌市的黄女士听说家电以旧换新有补贴,就在市区一家电器门店购买了一台新冰箱。当日,工作人员将新冰箱送上门后,顺便收走了旧机。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大规模“换新”“更新”步伐加快,换下来的“旧”去哪儿了?记者进行了走访。

    探访 旧冰箱的回收拆解之路
      当天,离开黄女士家,这台旧冰箱先跟着上门回收的李师傅回到隆昌市的电器销售门店仓库。在这里,这台旧冰箱将和其他旧家电一起,被录入信息并向商务部门申请补贴,同时贴上“四川省废旧家电”的标签,上面写明消费者姓名、联系电话、旧机品类以及回收人信息、回收单位和回收时间。
      “目的是避免旧机再次流入市场,确保每台旧机最后能到达拆解中心。”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采购主管李婷婷介绍。
      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的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全省5家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质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脑等“四机一脑”共7条拆解线,每年可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85万台(套)。
      记者在该公司仓储中心看到,卸下来的废旧家电进入传输带后,将会进行称重、分类再赋码,其中不少是贴有“四川省废旧家电”标签的电器。“首先要区分是冰箱还是冰柜,然后放入不同区域。”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明星告诉记者。
      仓储中心旁就是公司的生产车间。上午10点,废旧冰箱资源化处理线上显示着“234”这一数字。“这表示今天已拆解234台废旧冰箱。”王明星解释。
      记者看到,一台废旧冰箱进入处理线后,先对危险废物进行拦截——抽取氟利昂,然后对压缩机、线路板、温控器等组件进行拆解,再进入撕碎机、破碎机等进行破碎。不到一分钟,一台冰箱就被拆解完毕。
      旧冰箱可被拆解成铜、铁、塑料等20种可再生利用材料。公司将这些可再生利用材料销往下一级深加工企业,开启它们的“重生”之旅。

    观察 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仍待打通堵点
      拆解,是以旧换新的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等旧机的最终归宿。四川共有长虹格润、四川中再生等5家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质的企业。但当前大部分拆解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吃不饱”情况。
      “目前全省只有20%的废旧家电通过正规回收渠道进行环保拆解再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链条多个环节还存在堵点和难点。”作为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部门之一,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回收端面临回收设施城乡覆盖不均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回收服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全省4万余户再生资源回收主体,散、小、弱特征明显。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果不以旧换新,处理家里的废旧电器,除了传统的“拾荒匠”,不知道如何找到规范的回收企业或回收平台。
      为尽快补齐短板,四川明确将投入财政资金4亿元,一方面扶持省属再生资源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建设全省性再生资源数字化平台,完善回收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对回收点、中转站和分拣中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及数字化运营,争取年内建成回收点、中转站1500个,分拣中心50个。
      今年5月,四川省天府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着力打造集回收、分拣、拆解、加工、再利用和二手商品交易于一体的全品类、全产业链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龙头企业。
      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将支持成都、德阳、内江创建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典型城市,鼓励银谷碳汇、长虹格润、四川中再生等打造典型企业,更加有效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实现“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