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焰蓝”闪耀五年,四川消防有何新变化?

    “蓝朋友”给你更坚实的守护

  •     

    聚焦119全国消防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蒋京洲 刘珩
      今年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五周年。
      五年间,四川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10类专业救援队伍先后建成,有效应对地震、水域、高层建筑火灾等多重救援需要;
      通信中继无人机、灭火机器人、国家救援方舱等新装备、新技术投入实战,消防战斗力有效提升;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高效、均等、便利的消防公共服务……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五年来,四川消防用实际行动承担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神圣职责,给予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坚实的守护。

    技术装备更新
    消防机器人投入灭火救援实战
      消防员在火场外无线遥控机器人执行灭火、排烟、破拆等任务,这样的画面并非科幻电影,而是真实的消防救援场景。
      2020年8月,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省组建了首支“消防机器人救援大队”,用于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间、石油化工场所灭火救援,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工作。“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指战员生命安全。”泸州消防救援支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消防机器人大展拳脚,是五年来四川消防不断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救援实践的一个缩影。四川消防开展观念更新、技术创新、装备革新“三新”工作,涌现出多项创新战法及装备革新成果。
      以救援指挥为例,如何解决特大灾害前线指挥痛点?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自主研发国家指挥部方舱,在“断电、断路、断网”的情况下依然能保障网络贯通、指挥畅达。
      在水上救援中,水上救援机器人、水下声呐、充气式机动救援艇、充气气桥等300余套特种新装备已陆续投用。

    应急体系革新
    打通应急通信“最后一公里”
      2020年,在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指导下,宝兴县消防救援大队瞄准道路损毁、电力中断、公网瘫痪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问题,在全省率先组建“轻骑兵”“速报员”队伍。
      “速报员”为当地村社居民,辖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配发相关装备、开展应急培训等方式,使其能熟练使用卫星电话报送灾情信息。
      “轻骑兵”是就近的志愿摩托车驾驶员,灾情发生后,骑手能自行前往消防队站或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通过摩托车或骡马将“轻骑兵”队员和通信装备运入灾区。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发动基层群众,打通应急通信“最后一公里”的“宝兴模式”已在全省推广。截至11月9日,全省已建成以消防志愿“速报员”“轻骑兵”为主体的全省末端灾情直报系统。

    科技应用创新
    大数据“火眼金睛”辨识火灾隐患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四川消防发布了过节安全提醒,这份精确到火灾发生的具体原因和发生时段的预警,出自消防大数据的“手笔”。
      2019年,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启动省级消防大数据平台建设,累计汇集治理4.3亿条数据。
      今年,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平台汇聚了场馆物联网、实时人流等数据,经过自动研判生成预警信息,实时分析大运会各场馆的火灾隐患点位和风险等级,为防控和救援力量前置提供科学支撑。
      “用数据服务实战,用数据改革创新。”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消防大数据还将和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提供更加智能、准确的火灾风险预测预警信息。

    服务措施升级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如何更好便民利企?这是四川消防“放管服”持之以恒研究的课题——
      2018年,四川消防出台《四川消防“放管服”改革十五条措施》,“容缺后补”机制首次推出,大大减少了办事人因材料缺失再重新申报的负担。还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2021年,四川消防在延续原“放管服”改革十五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办理流程。在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方面,四川消防郑重承诺将办理时限缩短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以内。
      这次改革还全面实施消防执法事项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消防政务服务做得怎么样,群众说了算。对得分较低或反映突出的政务服务,进行回溯回访。
      在基层,消防竭诚为民的初心,折射在便民利民的细心中。在阿坝州小金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形式出台举措,让老百姓感受到办事的便利。在宜宾市长宁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办事群众贴心准备了详细的办事指南,“手把手”教会群众办理消防行政许可事项。
      五年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办事减负增效,四川消防一直在路上。

    数读转制五年
    ●五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65.4万余次
    ●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场所整改销案1040处重大火灾隐患、200万余处一般火灾隐患。全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由40%提升到90%以上
    ●对全省3.2万余家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进行消防车通道划线管理,为5087个老旧小区制定“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排查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20.8万余栋,督促整改燃气安全隐患1.5万余处
    ●实现消防行政许可“一网通办”和“只跑一次”,有序推进四川消防大数据建设,汇集治理多源数据4.3亿余条
    ●建立省、市(州)两级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协同救援联动机制,实现了“110”“119”“12119”警情互通
    ●共建成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地下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水域救援专业队等十类专业队伍163支,充分适应“全灾种”救援任务需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